航空教育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航空教育 > 航空学院

航空学院

王洪星:我与北航相伴的时光

hkxyedu 2012-05-24 14:27:07航空学院
《北航校报》第846期头版“讲述北航的故事——庆祝建校60周年”栏目刊发我校王洪星教授文章《我与北航相伴的时光》: 王洪星,机械学专家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,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。1915年11月

《北航校报》第846期头版“讲述北航的故事——庆祝建校60周年”栏目刊发我校王洪星教授文章《我与北航相伴的时光》:

 

王洪星,机械学专家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,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。1915年11月出生于湖南湘潭,1930-1932年就读于湘潭第一中学,1933-1935年就读于长沙第一中学,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学院航空系。1949年升任北洋大学航空系教授、航空系系主任。1952年,王洪星教授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。建院初期,他担任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负责人。1958年以后,王洪星教授的主要力量转向科学研究。70年代开始,他着力于谐波传动研究,并且与校外研究单位和生产单位合作,研究制造了新的谐波传动装置,王洪星教授成为我国谐波传动、齿轮传动技术以及牵引传动技术的开创者之一。在七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,他一直勤奋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,他严谨治学,实事求是,奋斗不息,为北航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桃李。

 

编前话

2012年5月5日,本报记者来到王洪星老教授家中。97岁的老人耳朵有些不灵,但吐字清楚,头脑清晰,身体也很健康。作为当年北航建院(原名北京航空学院)八大元老之一,老人的一生都献给了北航。

我与北航相伴的时光

◆王洪星

【回忆北航:起步艰难,发展迅速】

那时候刚解放不久,中国不仅不能造飞机,甚至连汽车都弄不好。设备差,人才不集中,科系也不完整,于是中央就决心振兴航空事业,培养这方面的人才。我是北洋大学(现天津大学)的老师,那时我们系里就只有四五个教授,有一个班最少就四个学生。设备简单,学生少,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。

在1951年的时候,中央把清华大学,北洋大学,西北工学院,厦门大学这四所大学的航空系集中起来了,成立了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。但是办了一年之后,中央觉得这种规模还不够,觉得应当把各学校的航空系都集中起来,我们就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,也就是现在北航的前身。北京航空学院是由八个大学的航空系组成的,就是原来的那四所大学,加上云南大学,四川大学,华北大学航空系,还有重庆有个西南工业专科学校。这次的合并,人力比较集中,教师比较多,设备也都集中起来了,这对于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是非常有利的。当时我们都是很赞成和主张合并的。至于北航为什么不叫中国航空学院呢?因为将来还要成立其他地方的航空航天大学,所以北航叫做北京航空学院了。

那时这个地方叫做柏彦庄,遍地都是野草和坟墓,环境很荒凉。生活条件也很苦,建校时到处都是工地,道路设施差,基本上都是泥地。当时,北航陆续修建了四个楼,都是参考苏联的图纸建的,后来的楼也是陆续建成的。由于条件有限,那时学生是没办法一块儿住的,有的住在清华,有的住在城里的交道口。上课不是坐校车,就是走路。食堂呢,就是在工棚吃饭。北航就是在这么一个艰难的条件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。

那时合并的八所大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来北航了。因为航空学校是国防类的学校,保密性比较强。另外组织很重视学生的阶级成分,重点以招工农学生为主。当时进北航的学生,大多数是各个地方党组织推荐的。推荐的单位要对他进行政治审查,审查学生的阶级成分好不好,立场坚不坚定,表现好不好等等。

当然学习成绩也是考虑的,但主要是政治立场。所以北航到各个地方招生,都和当地党组织有联系,对学生进行政治审查,这是第一位的。比如,同一个学校的,你成绩好,出身不好,北航就不一定要。我觉得这个政策有好有不好,不好的地方在于容易埋没人才,毕竟自己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。所以当时北航新招进来的学生都是家庭出身好,政治条件好。

北航刚成立的时候,1954年以前是杨待甫代理校务。他待了没多久,在1954年,武光就来了。北航现在的规模,现在的校园,这一平方公里,是武光老院长为北航校园规划的版图,这为北航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格局。武光是党员,政治地位很高,他办事有计划,有远见,有能力,在我印象里武光是很不错的,中央也很信任他。他为北航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,北航有现在的发展,武光是功不可没的。武光来了之后,就聘请了9位莫斯科的苏联专家,都是飞机、发动机、材料、仪表各个专业的,为培养国家航空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
【老人建议:发展北航离不开民主科学】

北航发展规模很快也很大,现在发展到有这么多院系,我感觉是很好的。新建的教学楼越来越多,教学设备也很先进,学生宿舍、体育馆、食堂,学习生活环境等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很不错。当然这都是我们能看到的现实。不过,大学最重要是要出人才。物质设备再好,不出人才也不行。

我有一些迷惑的地方,发展得这么快,有没有遇到一些事情是不容易解决的呢?要知道物质的改善是可以很快的,我们现在有目共睹,但是教学质量,精神层次的提高,并不容易啊。我认为要脚踏实地才能出成绩,急功近利是不行的,要稳步发展,不要浮夸,不要弄虚作假。

对于北航现在具体的发展情况,我并不是很清楚,也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。但是一些老的观点,我认为还是有参考价值的。在我的观念里头,大学的功能就是研究学问,培养人才,这个基本点要抓住。一个学校要办得好的话,无非这些条件:第一个是领导班子要好。领导班子要好,其实不容易。我的观点就是领导班子要真心实意从事教育,不为名利所动,要有把北航办好的决心,要以从事教学事业为终身职志。我对这一点颇有感触,对武光老院长、朱开轩、杜玉波等同志的调动既高兴又留恋。他们干得很不错,北航需要他们。我曾经还为武光写了一首叫做《惜意》的诗;第二个是教学设备要好,北航现在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相信是有目共睹的;第三个条件是教师队伍好,师资水平高,重点学科要有大师。学校不是赚钱的地方,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要以培养人才为宗旨;第四个是要学生生源要好。我们希望培养有才智的,有远见的,有抱负的人才。我相信有了这几个条件,学校没有办不好的。

另外呢,我认为大学,一定要思想自由,学术自由,要继承五四精神。五四精神是时代精神,虽然经过了近百年,但仍然光芒四射。五四精神最重要的是提倡科学与民主,就是所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,这两位先生仍然是中国现在的必需。赛先生普遍受到欢迎,德先生则有选择。改革开放以后,政治环境比较好,能够畅所欲言,但是还是得深一层的改革。怎么样能够使学校获得思想自由,学术自由,这个是值得我们探讨的。千万不能把政治斗争引入学校,否则就坏了。我们吃过这个亏,要吸取经验教训。

【寄语北航:谆谆教诲,献给学子】

说到学生的学习,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,不要把追求职业出路作为第一位选择。自己要清楚自己有哪方面的特长。人各有所长,有的智力好,逻辑性强,那你就可以搞数学、物理、化学了。如果你形象思维好,那么你可以考虑学习文艺。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点,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。

其次就是要敢于面对挫折,坚持下去。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,会遇到很多挫折,要坚持克服困难。一般来说,学习搞好了,出路不成问题,但是不要追求赚钱最多,那不好。

再者一定要发掘自己的优点。例如鲁迅弃医从文,严复以前是海军,后来翻译工作做得很好的。有很多通用的知识,要学好,比如计算机的使用。我现在老了,不行了,连上网都看不清楚字了,但你们要学好。

就我来说,大概有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二十年时间里,我们能学到的新知识很少,应该发挥好的没有发挥好,迷迷糊糊就这么过去了。在那二十年里,世界发展很快,而我们是封闭的,我们在搞阶级斗争,意识形态的斗争,而我呢,二十年时光也因此荒废了。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,也不能后悔。这二十年我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,增加了一些阅历。到后来也看明白了一些事情,觉得身体也没搞坏,这就很好了。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美好,比我们过去好多了。

国家对你们的培养是很重视,很不错的。新的种子,应该孕育在大学生之中,你们要抓住现在这么好的时期,立定志向,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。

附上诗作一首赠予武光老院长

《惜意》

北航建校赖武光,

指点从容柏彦庄。

举世用人如走马,

岂为自愿去新疆?

(本报记者根据录音整理)

 

 

文章评论